题图:「自由引导人民」,作者为欧仁·德拉克罗瓦,图片来自维基百科
作为一家创业公司,一年之前,当小米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,整个行业都倍感震撼。而一年过去,尽管小米手环仍然稳居销量排行前列,但在同一领域的bong 依然活着,而且活得很好。这是大宇在今天发布bong 2s同期所作,你也许不全部认同其中观点,但应该能够感受创业公司从被巨头压制再到释放能量的舒坦。
文/bong 创始人 顾大宇
500天前,我写过一篇文字「石头虽然坚硬,可蛋才是生命」。
那是2014年7月24日,在小米发布了小米手环后的第二天,我们发布了bong 2,直接和小米竞争。在这篇文字中,我讲述了我们和小米过去发生的故事。
而今天,2015年12月1日,我们发布了bong 2s,一款99元的心率手环。
再战小米。
做硬件的创业者都绕不过小米——只要你有点戏,小米就会杀进来——杀掉你的生意,或者把你变成所谓的「小米生态链」的一员。
对于这个「小米生态链」的企业,其选择标准,有一条是:创始人要高度认同小米的价值观——而这总是让我想起「大东亚共荣圈」。
曾经有两位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来到我们办公室沟通,当他们说出「智能硬件只能围绕手机展开」和「小米手机将会占据超过50%的市场份额」的时候,我当时的感觉是……我要窒息了……
这一幕发生大约是在一年多前。在那个时刻,我看到他们眼神中对于这个荒谬的想法的坚信——除了意识到小米这个团队走火入魔了以外,我心底内也涌起一份同情。
毕竟兔死狐悲。
时间走到今天。华米科技,这个「小米生态链」企业,在获取了巨额的融资后,竟然把一个产品卖了一年半。在这一年半里,除了推出一个毫无科技含量的「饰品手环」以外,也就是在双十一的时候推出的「光感版」手环了。
我怀疑他们账上的钱都没动过。这等效率,不知道投资人做何感想。难道等待某个国产的表厂?
而从bong 2开始,除了进一步的加速在算法上的积累,我们已经进化了两代产品:bong XX和bong X2。
尤其是bong X2手表,我们不仅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单手操作,极简的符合人脑单线程思维的「CardFlow」,更是基于freeRTOS,做出了自己的手表OS:XOS。
至于心率模块什么的,这已经是标配了。
虽然X2为智能手表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,但是当我们思考「心率手环」这个产品的时候,我们仍然像是第一次做手环一样进行了全盘的思考。
我们希望它可以更好看,有更多的科技含量,以及——
既然小米作为一个市值450亿美金的公司,毫无创造力,以屠戮创业公司为自己的商业模式,那么——
我们也定同样的零售价咯。
谁说创业团队就一定要被大公司屠戮?
记住,逃生甚至反击的秘诀是:
回归科技公司的根本——
创造,持续的创造——
让每个再一次,
都成为第一次。